2012-10-23

台灣真的得把軟體做好 - 從雲端運算角度來看


眾所周知,台灣在 IT 領域的硬體製造相當發達,舉凡消費性電子、晶圓代工、ODM、OEM,這些說到爛的就直接跳過吧,這裡來聊聊為什麼台灣一定要做好軟體,而且是作業系統層級軟體。

熟悉雲端運算的專家們或許有聽過「雲端機櫃」這樣的產品,不像手機,雲端機櫃目前世界上做的公司沒有幾家,但做的都是數一數二的大廠,例如 IBM 的 vStart、EMC+Cisco+VMWare的 vBlock,而雲端機櫃最主要的賣點就是他提供客戶可以 one-stop-shopping 一次把硬體加軟體購足,包含機櫃、網路設備、伺服器、hypervisor,然後客戶
可以直接把這個產品放到機房,接上網路線跟電源後,開機,碰! 然後就可以使用自己的內雲/公雲服務。
經由這樣的產品發想,台灣打著硬體王國的口號,雲端協會不斷想整合台灣整個產業鏈來打造自主的雲端機櫃,增加台灣在全世界的 IT 競爭力。我必須說,這個立意是良好的,但問題在於,這樣的產品對目前的台灣來說,不存在所謂的商業利基點;舉個例子來說,假設客戶跟我買足以支撐 300 個 VM 運算能力的雲端機櫃,成本簡單計算如下:
  • HW(Switch+server+storage+cabinet),粗算價值為2,140,000 NTD
  • SW(Hypervisor),粗算價值為2330,000 NTD

從數字可推估,紅色的部分是所謂系統軟體的部分共2,330,000,佔整個雲端機櫃(4,470,000)的 52% 比例,但是,這樣系統軟體(這裡指的是Hypervisor,例如KVM、XenServer,而不是上層只呼叫其API做出來的應用系統)是台灣目前沒有,也是最欠缺的。

再從整個供應鏈來考量,硬體工廠外移、機械自動化,毛利率低到只有3% - 4%,對於台灣的就業率提升一點幫助也沒有,更諷刺的是,即使我們做好、做大了所謂的雲端機櫃,也不過是把客戶採買硬體的錢從 A 項目搬到 B 項目,總產值並沒有因該技術而增加,詳情請聽翟大在台北的 TED 演講。

所以台灣一定要做好軟體!! 但偏偏又還沒做好,所以下一篇我們來談談軟體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