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15

不要再Cost Cutting,創新就隱藏在細節裡


偶然機會,跟一個原本在做NB的代工大廠(對!就是俗稱的毛三利四),而現在努力想切入伺服器市場(後PC時代來臨,NB市場已經徹底萎縮)的台灣硬體廠商有交流機會。過程中他們介紹未來要推出的伺服器,雖然個人是很純的軟體RD背景,完全非硬體出身,但聽介紹、看了機器採用外部廠商的基礎元件和整體產出,倒是對所謂的業界俗稱ODM/OEM有更深一層的了解,也了解為什麼毛利率為什麼老是這麼低(雖然台灣軟體業好像也沒好到哪去)。



介紹過程提到伺服器最容易壞掉的元件有二(廠商一直掛在嘴邊,個人也不知道為什麼,是想跟在場的SI中暗示他們可以靠維修賺錢嗎?):電源供應器(Power Supply)、風扇(Fan),基本上一台1U的機器有四顆Fan,如果Fan壞掉後會導致CPU散熱不及有燒毀的可能性,所以事售的Server會自動偵測到Fan壞掉後就自動停機;而他們的產品賣點在於,由於採用的CPU耐熱度高,所以當一顆Fan壞掉後不需要立即停機,此時系統可以自動告警機房維運人員,然後廠商派人去維修。重點來了,派人維修?只是風扇壞掉?那機房人員能不能自己維修呢?而廠商給的建議是維修步驟繁瑣:
  1. 機器從機櫃下架
  2. 打開機殼
  3. "依序"將四顆Fan拿起來
  4. 換掉壞的Fan
  5. "依序"裝回去
  6. 鎖上機殼
  7. 重新上機櫃
實際在機房工作過的人應該了解,步驟不只這些,除了機房以外的人員可能還有其他步驟:
  1. 辦理進機房程序
  2. 整理機器配線(最繁瑣)
  3. 卸除機器配線
  4. 重插機器配線
  5. 辦理人員出機房程序

所以個人私底下請教該PM,是不是能在保有排設效能的前提下,有一種設計可以來簡化換風扇的工作,也許以下講來都是天馬行空,例如:
  • 增加機櫃設計,例如滑動滾輪中間挖空;風扇設計在伺服器兩側(不佔用前後),從兩側就能抽換。為什麼賣個伺服器也要連機櫃一起設計,因為剛好要推的產品就是機櫃+機器的Total solution
  • 風扇上頭開蓋整合機殼模組化,不用螺絲就能用扣紐方式卸除卡榫,整組抽起來,再將換掉的風扇置換
所以上面的設計可以幫助機房維運人員自己就可以置換常常會壞掉的風扇,從12個步驟減少成3個步驟/(用滑架拉出機器,然後從上或兩側用模組化快速抽換風扇,最後推回去)。

但廠商表示,因為他們量小,做這樣的設計不符合成本,向以上提到的設計的確國外有廠商在推行,是Facebook。(心理OS:量小不做,那什麼時候有機會做大?全世界都買的到Server,你拿什麼跟別人競爭?)

講這麼多,個人其實想表達的只有一件事:"創新真的沒有這麼難",市場上有太多案例的創新,其實都只是在做"簡化"、或是"整合",例如
  • 2009年熱賣的小筆電(不過已經被Pad打趴),就是把NB簡化、輕量化、便宜化
  • 變形金剛筆電,把平板(銀幕輸出)、NB(提供鍵盤輸入及運算)重新組合
  • iPhone,Steve Jobs開宗明義表示整合internet communication、iPod、phone成一個device,然後對比其他智慧型手機,利用觸碰式銀幕簡化操作步驟,做到絕佳的使用者體驗(User Experience)

太多案例舉不完,但我們從來不稱他們為整合,我們叫他創新。

今日用就有技術,將兩到三個分開的技術整合再一起,提供突破性解決使用者疑難雜症的解決方案就有可能是創新。如果你的伺服器夠快夠穩,剩下要拚的真的不是價格,採買你機器的是機房維運人員,你要怎麼做到讓他們買你的機器可以用起來很順就是一種殺手級的產品優勢。否則電信商等級的機房維運人員一次要管成千上萬台機器,機器掛掉任何一小段時刻都會讓他們成為被追殺的重點。

因此如果有一套超級容易自我維護的機器+機櫃的整體解決方案,你覺得他們會跟誰採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