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Blink: The Power of Thinking Without Thinking
受到羅輯思維視頻啟發,以往個人看書,都是看過、畫重點後就把書擱在一旁,看過的書目其實不少,但真要從記憶殿堂中把知識取出再利用的成效明顯不彰(汗...)。而羅輯思維推出的"得到APP"其中之一萬維鋼欄目的知識積累方法,是透過將自己看過的書寫成筆記,以撰寫的方法進行梳理自己的邏輯思維。
最近迷上Malcolm Gladwell的書籍,從最早的異數:超凡與平凡的界線在哪?開始閱讀,陸陸續續又買了以小勝大:弱者如何找到優勢,反敗為勝?、引爆趨勢:小改變如何引發大流行、還有本次文章要提到的決斷2秒間:擷取關鍵資訊,發揮不假思索的力量,等有空會一本本把閱讀手札補上。
決斷2秒間:擷取關鍵資訊,發揮不假思索的力量所有探討的主題圍繞在"薄片擷取"理論,所謂薄片擷取指的就是人可以透過數年成長歷練的經驗以及知識,在很短的時間只要看過一眼,就可以得出一個可能比運作數個月的研究工作團隊還精準的判斷,為此書裡舉了一個美國加州蓋提美術館(J. Paul Getty Museum)在1983年買到假大理石雕塑(Getty kouros)的故事做為引述。
圖片來源:https://en.wikipedia.org/wiki/Getty_kouros
同樣在近年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心理學者高特曼(John Gottman)也做了一個"愛情實驗室"的很靠北實驗,實驗方式就是把一對新婚夫妻放在實驗室裡面,想辦法讓他們聊天(或吵架),然後給第三者觀察判斷他們是否會在幾年後離異(e04...這實驗是不是真的很靠北)。重點是研究成果指出,只要分析一對夫妻一個小時的對話過程,他可以95%精準預測這對夫妻是否十五年之後是否繼續廝守,但是,就算把對話縮短到15分鐘,精準度仍高達90%,這還不打緊,再把實驗時間縮短到三分鐘,即使是一個沒有經過訓練的第三者,也能夠達到精準預測,這就是薄片擷取的威力。
再來提到的是二次大戰的故事,二次大戰發生的時候還沒有網際網路,也沒有APP給你用,軍方情報主要透過無線電打加密過的摩斯密碼傳遞,這樣聽起來基本上不可能被破解,否則也不會有圖靈機(Turing Machine)的誕生,但其實有個很簡單的破解方式,那就是發無線電訊息這件事情是透過一個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機器。而一個人在敲打訊息的時候會有一種規律性,這樣的規律性就可以讓監聽者有機會辨認出來該訊息是由哪個發報員送出,即使內容沒辦法解密,但對於發報的地點就可以確實掌握,等於變相掌握了一大支軍隊的動向。
薄片擷取同樣在醫界被隱性運用。達特茅斯學院(Dartmouth College)醫學中心的萊里(Brendan Reilly)把心臟病檢查透過去蕪存菁的方式公式化(原本的檢查方式可能要做數十項),做成一顆簡單的決策樹來快速判斷病人是否有心臟方面的疾病。總而言之擁有太多額外的資訊並不是優勢,真正隱藏於複雜現象的背後意義,只是些許的簡單資訊。
卓越的決策過程中,精簡是一種美德。
頂尖企業都瞭解,對於消費者面對革命性產品或概念的第一印象,必須深入詮釋,不能只看表面。
再來要舉一些反面的例子,決斷這件事情很明顯會受到膚色、人種、性別所左右,就像是黃種人普遍被視為是藍領勞工,黑人就被視為工作可能不努力,犯罪程度比較高,女性就適合照顧家庭之類的刻板印象就沒辦法讓薄片擷取發揮威力,但我們可以透過隱蔽這些刻板訊息達成相同效果。在義大利杜林皇家歌劇院起步的康南蒂(Abbie Copnant)是個女性長號音樂家,長號大概長的是這個樣子。
圖片來源:法國長號演奏家 Valentin Guérin
由於樂器大小,古典音樂界普遍認為只有男性可以有足夠的肺活量去演繹長號,所以康南蒂在甄選慕尼黑愛樂音樂團的時候遇到了困難,好理家在祖先積了不少福,她在演奏評選的時候前方擋了一道屏風,演奏之後,評審們聽其音色突然都為之驚艷,雖然打開屏風後發現演奏者是女性後,讓不少評審委員瞬間崩潰...但也因此讓未來古典音樂界在選角的過程,確立了屏風試奏的創舉。
所以要讓薄片擷取發揮最大功效的前提是:"請把您心中的那道屏風準備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