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15

研發主管職秘辛


圖片來源:http://s1.djyimg.com/

一些心得分享。

所謂團隊:自主運作、團隊產出與人力(數)成正比、隨時可以增添或拆解人力。
現在的團隊已經處於一個穩定狀態,透過兩週固定一次的例行會議,或是臨時性任務的E-Mail電子郵件交代,設定好人員、目標、時間,成員就能自行準時完成並且回報進度,以公司經營來說有點算是達成人力與目標的break even。雖說團隊規模還不大,但依照這樣的模式要擴大、因應新任務承接根本不成問題,並且依照人力的增補可以獲得相對應的工作產出,才是真正的團隊!這時候我就不需要注意細節部分的領導,可以把時間分配並專注於新領域的技術、市場導向研發。

個人領導原則:
個人其實在接下職務以前,早就對自己有所目標設定,兢兢業業不忘自己的領導原則

自主型的團隊運作:
由於團隊是全新成立,為了讓大家及早進入狀況,採用敏捷式開發每日站立會議方式提高成員間的溝通互動、大家對產品技術熟悉度。個人覺得強迫性導入敏捷的精神:時常溝通、不斷檢視是團隊現在能自主運作的最大成功因素,大家在需要的時候就迅速集合、快速討論、立刻下決定的處理方式,個人引以為傲。

除了滿足上級需求,更要培養菁英團隊:
一個主管的成功,如果只成功自己,個人不覺得是個成功領導。成功領導應是團隊性。怎麼培養真的是門藝術,要讓底下的人成長,成長到足以取代自己的位置,這樣自己才有基礎往更高的階梯上爬。
    至於如何滿足上級需求,這又是另一門學問了,簡單的說就是要用老闆的角度來思考事情,這裡不多述。

如何幫團隊擬定執行策略:
個人覺得這是件相當困難的事情,莫非定律表示:事情永遠在你很忙的時候,會冒出更多事情,所以幫團隊擬定最好的執行策略是當一個主管或領導最重要的任務:
  1. 找出最適合的人來負責事情,但要記得賦予權責:這裡講的是最適合,而非最好,大家都知道每個人專長都不一樣,有些人適合處理人際關係、有些人研發能力很強但可能文筆不是很好、有些人統御能力很強、有些人測試規劃很強,這些都是需要長期觀察並且試著去交辦任務才能發現,絕對不是把所有的事情往最強最厲害的人身上丟就沒事,那要你這個主管幹嘛?在強在厲害的人一天跟其他人一樣都只有24小時,主管要做的事就是去找出最適合的人選。找出人選後,要懂得授權,負責人有權利去調度人力或安排資源,不能讓他覺得綁手綁腳,最好也不要給其太多限制(除非觀念有所偏差,但這樣就不應該是你挑出來的人選),讓成員有機會成長。
  2. 給訂明確的目標:設定明確的目標很重要,例如今天要完成一個軟體系統功能,個人會用一個清楚的Scenario進行交代,一個Scenario最重要的就是起碼包含使用者是誰、怎麼操作、操作結果應該要是什麼、完成這些功能需要哪些資源(人、物、事),我會先喬好給負責人員,再來就是給定Deadline,然後等待。
  3. 發派工作前,請先自己先模擬一下所有可能情況:這樣說也許很抽象,以我而言,在發派任何一項工作給成員處理前,個人會先思考所有可能發生的狀況,推估他可能所需要的完成時間或是準備,通常會在腦海中模擬這件事情前後執行兩個星期、一個月、甚至幾年後可能的任何狀況,再跟其他事情搭在一起通盤思考
  4. 決定處理事情的優先權:事情永遠做不完,人力永遠不夠,沒錯!這是絕對的,但問題要釐清什麼是最重要的很明確交代團隊哪一項工作的優先權最高,同時間給大量工作但卻不交代優先順序這樣只會讓團隊無所適從,也只會讓成果一延再延,甚至到後來不了了之。

記得追蹤成果:
交代事情了就得關心進度,一次交代不追蹤、兩次交代不追蹤,成員自然懶散,團隊大概也沒有什麼績效了。現在免費的工具軟體相當多,Google doc、Trello,認真開一個Google的公用工作表,清楚羅列人(負責人)、事(代辦事項)、物(設備資源)、地(案場)、時(Deadline)然後記得定期追蹤,就相當好用了。

關心團隊成員:
帶人就要帶心,可惜因公司規模龐大,發額外獎金有如天方夜譚,但能給的我盡量給。例如說加班費、差旅費、技術研討會指派(因為關心成員,所以知道每個人對哪些主題特別有興趣,就安排誰出席)、彈性的出差調度(該出差學事情、協調事情就直接請成員出差,而不是要他們窩在辦公室靠著打電話或是通訊軟體聯繫);這些真的不能吝嗇,個人不僅不阻止,還會主動協助申報
 
力挺下屬:
這跟前文提到的找出適合的人是同一件事,主管找到適合的人員後(這是主管的責任),執行過程與成敗基本上主管要負責,過程要力挺下屬的決策,否則下屬永遠的行動或任何決策只能向你陳報,效率永遠低落。

不同層級,不同思維,處理不同層面問題:
人常言:"換了位置,就換了腦袋",這其實完全合理,在任何階層,不管是一般員工、基層主管、中高階主管、企業領導人,本來每個位置在處理每件事情的態度就有所不同
    IT產業為例:今天公司要開發一個新產品,這時候公司的人員應該怎麼處理?是不是應該要去問為什麼要開發這件新產品?是不是市場上有這樣的需求?這樣的需求有多少?需求可以帶來多少營收?這樣的營收足不足以支撐研發投入成本?或是這樣的產品或技術能有什麼樣的附加價值?這樣的產品要如何產製?公司到底該不該開發新產品(決策)?
    這些林林總總問題應該由不同階層的人員或領導者來回答,企業領導人要關心的是公司該不該投入開發的決策,而不是思考帶來多少營收(這是中高階主管應該去執行的),中高階主管要關心的是到底有沒有市場,懂得思考或詢問技術價值,而不是關心支節末微的技術細節,這是基層主管該考慮的;請避免錯位。

承上啟下:
每間公司都有獨特文化與行事風格,主管要領導成員融入文化,協助勞資雙方達到彼此共贏的平衡點,例如勞方提供技術創造產業價值與資方,資方給與勞方認可(或可接受)的薪資(或可能的成就感)作為回報,要是沒有這樣的平衡點存在,勞資雙方的關係只會陷入頻繁的建立、然後瓦解、又建立、再度瓦解的無意義循環,浪費人類稍縱即逝的時間生命。

將心比心、該擋則檔:
這裡的擋事情,不是偷懶不做事,而是任何組織中一定有既定的流程、制度、Dirty Work需要人去執行,而主管就應該適時與其他團隊需要角力、有些Dirty Work別人不想做,也不應該全部攬下來自己做,這樣只是在浪費自己團隊成員的生命。主管應該要去協調、去均分該類工作分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